UV镜
UV镜,就是能够过滤紫外线的滤镜。由于感光元件相比胶片对于红外线更加敏感,所以UV镜效果实际上并不是很大。而且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活在海拔比较低的区域,而且由于污染等原因云层会比较厚,紫外线实际上很少,UV镜能够起到的效果还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市场上佳能、索尼、尼康3家没有全新的正品UV销售,佳能为Protect保护镜,索尼为MC保护镜,尼康为NC保护镜。
主要用途:过滤UV(紫外线),保护镜头不受灰尘侵害。
带来问题:降低镜头分辨率,增加反光可能性。
注意事项:擦拭依然会造成损伤,拍摄光比大场景容易出现光斑建议摘除。
偏振镜
偏振镜又称PL镜,是目前各大商业摄影机构唯一接受的可以改变画面的滤镜。其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只接受单一方向的光,去除掉反射的光线。对于朋友们来说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可以拍摄到更蓝的天,拍摄玻璃内部的物体也不会有反光。
使用偏振镜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问题,首先是使用偏振镜需要用户自己旋转角度,而把滤镜做的可以旋转角度往往比较厚,对于超广角镜头来说会直接挡住画面的边角。偏振镜都会降低2档曝光,直接导致快门速度降低以及取景器亮度的降低。虽然有诸多不便,总的来说偏振镜对于那些想要拍出自然高饱和度照片和玻璃后物体的用户来说是必备之物。
主要用途:过滤偏振光(主要让天空更加蓝 以及拍摄玻璃后物体不会反光)。
带来问题:降低2档曝光,降低取景器亮度(单反独有)。
注意事项:使用偏振镜需要自行调整偏振角度,超广角镜头需要使用超薄产品,超薄偏振镜容易与镜头盖产生兼容性问题,劣质偏振会严重影响画质。
注意:偏振镜与遮光罩最好不要同时使用,如果同时使用建议使用专门的开口遮光罩,否则一指头戳在偏振镜上的情况十分常见,到时候再擦来擦去就很麻烦了。
保护镜
保护镜,保护镜顾名思义就是保护镜头用的滤镜,应该不能叫做滤镜,因为保护镜除了做到保护镜头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对于画质无影响。
不过保护镜不流行最根本原因在于保护镜的价格往往较高,相对于我们目前市场上的UV镜压根没有任何优势。但是保护镜价格虽然贵,但是画质无损,镀膜也往往比较耐磨禁得住清理。
主要用途:保护镜头前组。
带来问题:基本为0。
注意事项:简单安装上即可,无需考虑其他东西。
近摄镜
近摄镜又名微距镜,从某些角度上讲就是放大镜,其效果就如同名字里边说的一样,安装在镜头前部可以非常有效的实现微距效果。近摄镜、近摄接环和增距镜一样都拥有很强的微距效果,不过近摄镜要比其他使用方便的多。
近摄镜只需要简单的安装在镜头前部即可,不需要做曝光补偿,不影响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画质方面如果是优质产品也是很不错的,而且近摄镜可以叠加使用(注意叠加多了画质还是会明显降低),对于想要拍摄相对小物体又不想单独购买微距镜头的用户来说是个好办法。
主要用途:增加放大倍率。
带来问题:无法对焦至无限远。
注意事项:近摄镜最好搭配较长的镜头使用效果比较好。
减光镜
减光镜又称ND镜,这也是很多采用固定光圈的小DC所内置的产品,其用处就是可以降低通过滤镜的光线,比如我们过去的ND2指的就是降低1档曝光,ND8则是降低3档曝光,ND1000则是10档曝光。
减光镜往往用于白天,一般用于拍摄流水或者万人空巷的效果,当然对于某些特殊场景(比如日食)我们也需要减光镜才能拍摄出照片。需要注意的是减光镜最好不要叠加使用,也最好不要使用2片偏振镜代替,也不要和偏振镜一起使用,因为减光镜本身很容易偏色(尤其是廉价产品),如果搭配会让偏色效果更加严重,到时候味道怪怪的也是无可奈何。
主要用途:白天拍摄万人空巷、流水等效果,拍摄日全食等极亮物体。
带来问题:配合单反会导致取景器严重变暗。
注意事项:最好预先进行构图然后再安装滤镜,如果先安装滤镜建议使用电子取景器进行构图,减光镜最好不要与其他滤镜同时使用。
渐变镜
实际上渐变镜属于减光镜的一种,与普通的减光镜不同的是他并不是整个画面均匀的进行减光,而只是将一半画面进行均匀的减光处理。渐变镜往往被用于风光摄影,所以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渐变蓝,渐变橙等滤镜的出现。
对于喜欢拍摄风光片的朋友来说,一片渐变镜往往让你的照片产生颠覆性的效果,因为风光片往往天空较亮,地面较暗,使用渐变镜可以很好的体现天空的层次,同时有效降低大光比对于相机宽容度的压力。
主要用途:拍摄风光片制造华丽的场景。
带来问题:有时会使画面不协调。
注意事项:注意拍摄时的水平,否则会产生颇为诡异的效果。
天光镜
天光镜与UV镜很相似,只不过UV镜只会单纯的吸收紫外光,天光镜还会同时吸收一部分蓝绿色可见光。
主要用途:拍摄风光片去掉难看的蓝色调。
带来问题:非白天拍摄会带来微微的偏色。
注意事项:作为保护镜没有UV镜使用范围大。
由于现在天光镜已经不是那么好买到的了,所以一般情况下你是不需要的,需要的时候也可以用UV和偏振组合代替。
色彩镜
色彩镜其实很简单,主要用于拍摄黑白照片提高反差之用,在彩色摄影大行其道的今天的确是不怎么好使。
比如红色滤镜,红色滤镜主要用于风光摄影当中压低天空的颜色以及给云层创造漂亮的反差,毕竟黑白照片没有彩色照片那么绚丽,所以足够大的反差可以创造出非常具备冲击力的天空效果。
主要用途:拍摄黑白照片增加反差,拍摄彩色照片产生奇特效果。
带来问题:给光学取景器带来诡异的变化,建议使用电子取景器搭配黑白模式拍摄。
注意事项:如果没有可预览黑白的电子取景器,效果会非常难掌握。
黑白摄影其实在很多时候更有艺术性,所以色彩镜实际上更难掌握。而且目前大量相机都内置了黑白拍摄预览模式与电子色彩滤镜。
特效镜
特效镜,实际上这是一大类滤镜的总和,包括星光镜、柔焦镜、多棱镜、半近摄等多种滤镜形式,其用途就是创造出某些特别的特效,比如满天的星芒,柔和的人像等等。
主要用途:拍摄十分奇特效果的照片。
带来问题:效果较为生硬,照片不自然。
注意事项:很多滤镜效果都比较夸张,需要适度使用。
红外镜
红外滤镜和我们常说的紫外滤镜(UV镜)恰恰相反,UV镜是去掉紫外部分,而红外滤镜则是只保留红外部分。事实上只是安装红外滤镜并不能直接拍摄红外照片,还需要将感光元件(CMOS/CCD)前面的红外截止滤镜去掉才可以拍摄。
红外滤镜本身会很大程度的降低光谱能量,所以哪怕是白天拍摄一张红外照片往往也需要数秒。
主要用途:拍摄红外照片。
带来问题:需要拆除红外截止滤镜,曝光时间较长。
注意事项:建议搭配三脚架进行慢速拍摄,对焦建议缩小光圈,同时观察相机的红外对焦尺进行对焦。
总结:
第1类:保护类滤镜
保护类滤镜包括纯粹的保护镜、UV镜、天光镜,无论他们是否具备着什么其他效果,其本质都是为了保护镜头而生,这也是大家最常购买的。不要买太便宜的否则会影响画质,同时注意保护镜自己也需要保护否则会严重降低画质。
第2类:增效型滤镜
增效型滤镜首推就是偏光镜,此外还包括减光镜和灰渐变镜(不含有色渐变镜),近摄镜、红外镜以及黑白摄影的颜色滤镜。此类滤镜可以通过去掉反光或者压低部分区域曝光的方式使照片更加出彩,可以说是拍摄出彩照片的有力辅助。
第3类:创造型滤镜
创造性滤镜就是比如星芒镜、柔焦镜这类滤镜,此类滤镜的确会让你的照片增加很多很多的亮点,不过效果重复单一,而且在目前照片处理软件越来越傻瓜的情况下其价值越来越小。
总而言之,滤镜是摄影附件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类,用好滤镜能让你的照片更加华丽,用不好滤镜则会给人留下生硬、恶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