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影视音乐

[MOVIESHOW] Made in Dagenham 达格纳姆制造 微信扫一扫
分享给朋友

  影片改编自英国伦敦达格纳姆地区的福特汽车工厂1968年的罢工事件,讲述了当地的女工上街游行反对性别歧视。1968年,850名英国福特汽车公司位于达格纳姆(Dagenham)工厂的女工,走上街头罢工抗议工作待遇的性别歧视。这场罢工很快席卷全英国,抗议期间,罢工代表曾被当时英国政府的就业大臣芭芭拉·卡素尔(Barbara Castle)邀请一同喝茶,正是在这次会面中,罢工的女工代表们第一次提出男女同工同酬。最终也实现了英国女性和男性员工的同工同酬。
  本片另一个片名“We Want Sex”源自当年罢工游行中的标语口号,完整的应该是“We Want Sex Equality”(我们要求男女平等),但游行中由于标语横幅没有完全展开,就变成了“We Want Sex”,片中游行时,过往的男同志们看到标语都很“鸡动”啊:)

  看完此片,俺也很惊讶,英国这么老牌的工业国家,19世纪60年代末期时居然男女在同工同酬上有这么大的区别,看来大男子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良好的且根深蒂固的市场。当然,我个人并不喜欢历史,也没看过关于这方面的书和资料,所以很惊讶。虽然这片子属于历史题材类的,但是并未失去其娱乐性,片中的女工们上班时,有的都是赤膊上阵,只是脱了上衣带着Bra工作,工作时只有两个男人出现,一个是工会的老汉,一个是打杂的小伙,老汉因为自己母亲的经历有所感悟,从而非常支持女工们去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还帮忙出谋划策;年轻小伙则属于木讷型的,第二次出场过程中还被女工们“调戏”了一番。片中女主角,女工们罢工的主心骨,开始还有些腼腆,但是在众女工团结一致的推动下,越来越勇敢,最后她的老公也全力支持,虽然因为罢工已经吵的不可开交,毕竟现实生活是残酷的。终日想被星探发现的漂亮女工在为福特拍广告时,穿着比基尼,也不忘在肚皮上写上“EQUAL PAY”,当地福特领导的老婆,虽然是名校毕业生,却在家里当家庭主妇,被老公呼来喝去,最后也把自己漂亮的外套借给女主角,因为她要去会见就业大臣,至少女人们是统一战线的,各种因素表现,都是因为女人们的团结和努力才使得这次罢工最终为她们争取到了应得的利益。因为我个人不清楚当时的历史,也无心去核实,仅从观影的角度罗嗦一下。
  回过头再来细想一下,咱这的工会都干了些啥呢,虽然片中女工的工会们由男人把持,且也有不少问题存在,但最终工会还是站在了女工这边。俺们的工会,就我个人体验,无非是隔三差五的组织员工们出去散散心,发些劳保用品,组织一下文艺活动什么等等等等。况且工会还是单位本身的一个所谓“部门”吧,虽然人数稀少,与其称之为工会,还不如叫做慰安会,无非是安抚一下员工们脆弱的心灵,并没有实质性的作为。作为很多大型国企,在用人上分成了三六九等,各自依靠所谓劳务派遣公司来为自己招兵买马,实际上劳动合同是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但是你的人确是被安排到了另一个地方上班,也就是说,你工作的地方和你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工资不是它给你发,你仅仅是在哪里干活,仅此而已。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三六九等”,被派遣去的地方,人家有正式员工,所谓A类B类,而劳务公司派遣的员工,美其名曰C类,既然有ABC之分,那当然工资待遇当然是不同了,但是,总有但是,干的工作确是区别很少,大家并不是同工同酬同待遇,却也干的不亦乐乎。为何?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太多了,工作不好找,只能低声下气。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你没法像片中一样指望工会支持你去罢工,这个想都不要想,况且,又有多少人愿意团结在一起,去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呢。No one!在物价飞涨的当下,没有人关心你的工资是多少,是不是有不公平的事情,没有人关心C类的你待遇为何比AB类的差,只能自己忍气吞声,悄悄的为了一个月的薪水继续。所以,不知何时,这些悄悄的人们才会为了自己切身的利益去团结起来,去争取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环球电影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给朋友

  虽然在好莱坞八大公司中资历排行第二,并在公司创始阶段成为好莱坞实力最强的电影公司,但由于创始人卡尔·莱默尔只用自有资金经营公司,而且旗下也没有强有力的连锁影院,到二十年代中期,已经把头号交椅拱手让给了新成立的米高梅公司。而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环球电影公司更成为好莱坞的二等公民,因为这家公司财力薄弱,也没有签下多少明星,擅长拍摄的是《木乃伊》和《弗兰肯斯坦》这样成本低廉的恐怖片,以及小城镇观众喜欢看的西部片、通俗剧和系列电影。
  到了1936年,环球电影公司的创始人卡尔·莱默尔更是与福克斯公司的威廉·福克斯一样,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此后新的当家人切弗·卡丁更是只对小制作开绿灯,公司仅有的明星威廉·惠勒和玛格丽特·苏利文也离开了。二战后,英国企业家阿瑟·兰克买下了环球电影公司四分之一的股份,这家公司终于改弦更张,开始制作和发行规模更大、质量也更高的影片,包括大卫·里恩的《远大前程》和劳伦斯·奥利弗的《哈姆莱特》。
  直到七十年代,环球才有机会重新回到好莱坞的顶级公司行列。除了从发行乔治·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上大赚一笔,环球还与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天才导演合作无间,发行了他拍摄的《大白鲨》、《外星人》等影片,以及后来的《侏罗纪公园》,其他经常与环球合作的导演还有罗伯特·泽米基斯(《回到未来》系列)、朗·霍华德(《阿波罗13号》),2000年之后,环球更成为好莱坞最擅长开发续集电影和喜剧片的大公司,主要作品包括《美国派》系列,《冒牌天神》,《速度与激情》系列,《拜见岳父大人》系列和《谍影重重》系列。
  一、1912—1962年 大公司中的小公司
  环球电影公司创立于1912年6月8日,创始人卡尔·莱默尔是德裔犹太人,后来才移民到美国。最初,他做的是洗衣店生意。但一次旅行改变了他的人生,在芝加哥,他迷上了一种叫电影的玩意儿,在镍币影院中流连忘返。不过,精明的卡尔莱默尔从中看到了新的机会,他花费整天的时间默默地统计入场观众的数量和票房,最终决定投身电影业。
  1908年,卡尔·莱默尔在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的支持下,开设了电影信托公司,不久,为了避开爱迪生的垄断,拍摄自己的电影,卡尔·莱默尔跑到西海岸,在这里,他充分利用刚刚兴起的公众对于对明星的热情,炮制了不少卖座片。
  1912年,卡尔·莱默尔把八家小电影公司合并到自己的公司里,环球电影公司成立了。与比它早成立一个月的派拉蒙不同,环球的主要兴趣在于制作影片,而不是经营连锁影院。1915年,占地230英亩的环球制片厂建成了,而为这个庞大影城提供电力的正是卡尔·莱默尔曾经的敌人爱迪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环球公司的制片厂都是好莱坞规模最大的,而且对游人开放。
  早在二十年代初,卡尔·莱默尔就以任人唯亲著称,环球电影公司里与他沾亲带骨的就有70人,此后,他还力排众议,任命自己21岁的儿子小卡尔·莱默尔担任公司的总裁。1925年,负责制片业务的总经理欧文·萨尔堡因为工资问题没有与卡尔·莱默尔谈拢,转投米高梅,这件事给环球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就是米高梅此后取代了环球制片业老大的位置。
  小卡尔·莱默尔抱负很大,他不但劝说父亲开始收购和建造电影院,还进军高质量影片的制作,出品了《演出船》和《百老汇》这样耗资巨大的歌舞片。1930年,环球制作了公司第一部全彩色影片《爵士之王》。
  但恰恰就是这些高质量影片,给莱默尔家族带来很大麻烦,因为环球公司是在大萧条时期进行扩张的,所以很快就遇到资金问题,从而不得不向银行贷款。到了1936年,因为无法偿还贷款,莱默尔父子把公司拱手让人。此后,环球公司没有多大起色,以制作怪兽电影为主。1952年,德卡唱片公司接手环球,公司制作经费依然捉襟见肘。
  二、1962年之后 不断易主,也不断壮大
  还是在1950年,美国音乐公司(MCA)经纪人卢·瓦泽尔曼就为他代理的明星詹姆斯·斯图尔特与环球公司签下一个合同,就是詹姆斯·斯图尔特为环球拍摄《温彻斯特73》,主要片酬从影片票房中提成。到了1958年,美国音乐公司又买下了环球电影公司占地1.5平方公里的制片厂,两家公司越走越近,美国音乐公司的客户多丽丝·戴、拉纳·特纳和加里·格兰特都成了环球的签约演员。
  1962年,美国音乐公司合并了环球,新公司名为MCA环球,新东家带来了环球梦寐以求的东西,美国音乐公司所有的客户,包括导演和明星,实际上都可以为环球所用,环球在将近40年后,终于有望回到一流电影公司行列中。但这还是来得太晚了,因为电影观众流失得太快。
  七十年代,环球虽然推出一系列的重量级影片,包括《机场》、《骗中骗》、《美国风情画》和《大白鲨》,但环球还是成了一家以制作电视节目为主的电影公司。
  为了给广播和有线电视事业筹集更多的资金,美国音乐公司的掌门人瓦·泽尔曼把环球卖给了日本公司松下电器,然而,巨大的文化差异令新东家无所适从,五年后,松下把环球转卖给加拿大酿酒巨头西格拉姆公司。西格拉姆公司得到环球后,踌躇满志,一心要打造一个媒体帝国,在1999年又收购了宝丽金和另外几个娱乐企业,但不熟悉娱乐业的西格拉姆很快就为盲目扩张付出了代价。
  2000年,来自法国的水务集团维旺迪成了西格拉姆的主人,维旺迪显然非常重视环球,因为合并后的新公司名就是维旺迪环球。2004年,维旺迪债务缠身,不得已又把环球电影公司80%的股份卖给了通用电气公司,通用电气把环球和旗下的全国广播公司捏到了一起,成立了新公司NBC环球,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虽然从八十年代开始,公司的所有权几年就改变一次,但环球电影公司在朗梅耶的带领下,回到了好莱坞一流公司的行列中。主要通过与安布林和摩根溪流这些有实力的制作公司的合作,环球拍摄了一大批卖座影片,包括《侏罗纪公园》、《角斗士》、《木乃伊》系列,以及《冒牌天神》和《金刚》等。雷德利·斯科特(《美国黑帮》)、保罗·格林格拉斯(《谍影重重》第二和第三部)和贾德·阿帕托(《四十岁老处男》和《一夜大肚》)这些杰出导演都与环球多次合作。2007年,环球电影公司有六部影片北美票房过亿,海外票房也超过了10亿美元。
[Edit on 2011-3-19 22:25:47 By 笑傲江湖]

派拉蒙电影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给朋友

  作为电影业的老牌巨头,派拉蒙以群星环绕雪山的标志为人所熟知,事实上,用高山来比喻派拉蒙在电影业的地位也是非常恰当的,在创立的最初三十年,这家公司以众多的明星,高质量的影片和遍布全美的连锁影院,一直坐在好莱坞霸主的宝座上。
  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派拉蒙的实权人物更迭速度很快,不过这没有影响公司的影片品质,无论是罗伯特·埃文斯,还是巴里·迪勒,雪莉·兰辛主政,这家公司总能制作出《教父》、《周末夜狂热》、《夺宝奇兵》和《阿甘正传》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1993年,娱乐业巨擎维亚康姆公司和前派拉蒙首席执行官巴里·迪勒为得到派拉蒙展开激烈竞争,最终,维亚康姆以100亿美元的出价赢得了这场战役,这也证明了派拉蒙的巨大价值,而在2005年合并了梦工厂之后,派拉蒙解决了公司在影片开发上已经陷于疲软境地的问题,2007年,发行了《史莱克3》和《变形金刚》这些超级卖座片的派拉蒙一举成为好莱坞票房收入最高的大公司。
  目前,在各大巨头中,派拉蒙是唯一仍据守好莱坞的(地理意义上的好莱坞)。派拉蒙是1927年落户好莱坞的,而早在1930年,华纳兄弟就从好莱坞搬到了伯班克;而雷电华在1957年宣布倒闭,哥伦比亚1973年也离开了好莱坞,追随华纳兄弟跑到伯班克,1989年再次搬家,把总部设在了卡弗市;卓别林和大卫·格里菲斯创立的联艺则成了华纳兄弟的电影后期制作基地和录音棚。
  派拉蒙简史
  1、1912—1948 巨头中的巨头
  派拉蒙电影公司创建于1912年5月,比环球电影公司还要早上一个月,在好莱坞八大公司中资格最老。创建之初,派拉蒙就拥有大量的电影院,同时兼营制片业务。派拉蒙的两位创始人阿道夫·楚科尔和杰西·拉斯基都是目光远大的杰出人物,他们最早认识到明星的威力,早期电影明星玛丽·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格洛丽亚·斯旺森和鲁道夫·瓦伦蒂诺都是他们的签约演员。
  出生于匈牙利的阿道夫·楚科尔是靠经营杂耍剧场起家的,而在他进入电影业之后,便下决心改变电影只拍给那些受教育程度很低的移民看的惯例,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他的名演员公司制作的电影便成功地吸引了中产阶级观众,而在名演员公司和杰西拉斯基的公司合并到新成立的派拉蒙公司之后,他凭借强硬的手腕得到了公司的管理权,从而能够大施拳脚。
  三十年代初,派拉蒙的扩张非常迅速,但随着大萧条的来临,这家巨大的电影公司几乎陷入到破产的窘境,银行团接手了公司,而创业元老阿道夫·楚科尔只能靠边站了。不过,到了1935年,阿道夫·楚科尔卷土重来,帮助公司从破产边缘脱身。
  整个三十年代,派拉蒙都是众星云集,签约明星有梅·韦斯特、玛琳·黛德丽、马克斯兄弟、宾·克劳斯比、加里·库珀和克劳黛·考尔白,出品的影片包括获得首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翼》、喜剧片《鸭汤》、《她委屈了他》和《我不是天使》。
  派拉蒙因为过于强大,所以在二十年代就被政府的反垄断部门盯上,到了1948年,联邦最高法院颁布派拉蒙判例,禁止好莱坞大公司垂直经营制片、发行和放映业务。派拉蒙不得已出售了一批电影院,这家老牌公司因此元气大伤,雪上加霜的是,五十年代电影观众大量流失,派拉蒙又开始削减电影制作的数量。
  2、1949—1992 从落伍到东山再起
  六十年代,派拉蒙已经落到了时代后面,因为仍在掌权的阿道夫·楚科尔已经80多岁,这家公司可悲地不能够理解新一代观众想要看什么电影了。到了1966年,公司落到了海湾西方工业公司手中,楚科尔时代正式谢幕。新总裁罗伯特·埃文斯虽然是电影界的无名之辈,却长袖善舞,在他的主持下,派拉蒙制作出《爱情故事》、《唐人街》和《教父》这样在商业获得上巨大成功的名片,恢复了元气。
  罗伯特·埃文斯当了八年的派拉蒙船长,到了1976年,出身于电视业的巴里·迪勒登场了,他的两个助手迈克尔·艾斯纳和杰弗里·卡曾伯格后来也都成了电影业的大人物,这个三人组合把派拉蒙重新带到好莱坞的顶尖位置。
  巴里·迪勒的拿手好戏是高概念电影,这类影片借助简单有力的故事和大规模宣传获得了巨大成功,代表作有歌舞片《周末夜狂热》、《油脂》,恐怖片《月光光,新慌慌》,动作冒险片《夺宝奇兵》和警匪片《贝弗利山警探》。不过,巴里·迪勒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新的电视网,而母公司海湾西方的老板马丁·戴维斯却无意尝试这样的冒险。1984年,巴里·迪勒终于找到知音,就是刚接手二十世纪福克斯的澳洲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去做他的第四电视网了,随后,迈克尔·艾斯纳和杰弗里·卡曾伯格也被迪斯尼挖走。此后的一段时间,是派拉蒙的低潮时期。
  3、1993之后
  1993年,萨姆纳·雷石东的维亚康姆公司在一场激烈的争夺者中获胜,成为派拉蒙的母公司,维亚康姆公司靠经营连锁影院起家,而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娱乐集团,被收购之前,派拉蒙是唯一一家独立的电影业大公司,收购事件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大的电影公司成为娱乐和传媒集团的一部分。
  从1994年到2004年,派拉蒙在雪莉·兰辛的管理下,进入了又一个兴盛期,出品了《勇敢的心》、《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共同出资)、《碟中谍》、《变脸》、《楚门的世界》和《拯救大兵瑞恩》这些名片,但派拉蒙也是好莱坞大公司中被不擅长开发系列电影的,只有《星际航行》、《碟中谍》和《古墓丽影》寥寥几套系列电影。
  2005年年底,派拉蒙收购了梦工厂,不过,这笔交易中并不包含梦工厂最能赚钱的部门,梦工厂动画,但对于这派拉蒙来说,这仍旧意义重大,因为2004年前后,派拉蒙似乎迷失了方向,出品的电影很少有重磅炸弹级别的,而作为制片人的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正好能为派拉蒙带来一批获利重大的项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变形金刚》。

人到穷途应一笑,几凡失意仍能傲。成败何须问江湖,我心依旧任逍遥。
这一生只想好好做个平凡的人,有个家有个梦,陪我迎接每一个早晨。
这一生只想好好做个平凡的人,何必争何必问,只有快乐开心才是真。